弘治皇帝凝视着方继藩,久久不语,似乎想出方继藩的脸上看出点什么。
半响后,他才冷哼道:“你们两个可真是一丘之貉!今儿竟骂到朕的头上来了!朕正想看看呢,你们口里说什么知行合一,说什么体会民间疾苦,那么你们将流民安置得如何,现在给朕看看。”
前半段总算没有再纠结下来,可是现在……果然,终究要开始检验成果了。
朱厚照也没有闲着,和方继藩对视了一眼。
紧接着,二人各自从袖里取出了一沓文书。
这么多……
这洋洋洒洒,怕是有十万言吧。
弘治皇帝面上的怒气还没有消散,可是看到方继藩和朱厚照掏出来的文书,却是呆住了。
这又是什么?
“取来……”弘治皇帝肃容。
太子方才振振有词,说得倒是痛快,你们既然痛快是吧,那就好,且看看你们在西山如何赈济的灾民,事情办不好,还喜欢咋咋呼呼,今日若是不收拾了你们,朕就咽不下这口气。
此时,朱厚照却是微微一笑道:“父皇,这不对。”
弘治皇帝挑眉道:“什么不对?”
朱厚照认真地道:“方才儿臣批评父皇,是出于父子私情!可赈济流民这事,则是父皇许给儿臣的差遣,那么,即是公务了,为何不召内阁大学士觐见,共同商讨?”
“……”弘治皇帝,也是服了。
方继藩其实也很佩服朱厚照这不怕死的性子,此时,他憨厚地朝弘治皇帝一笑,想要化解一下仇恨。
不过,似乎弘治皇帝不理他。
这就有些尴尬了。
弘治皇帝瞪了朱厚照一眼,便道:“你不怕丢人,朕还怕丢人呢,好,一切由你,来人,召内阁大学士觐见!”
…………
此时,在兵部,一封自泉州来的奏报,已送到了兵部尚书马文升的案头上。
马文升这些日子过的还不错,至少下西洋的事已经敲定了,自然而然是完全由兵部主导了!
现在兵部的先锋船队,已下海了一个多月,等他们回来,确定了海图之后的位置无误之后,接着便要开始造更多的舰船,操练更多的水手、舵手,到时将会复制如当年文皇帝时的盛况!
只是想一想,马文升都颇为激动。
无论怎么说,一旦下西洋成为重要的国策,兵部在六部的地位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了,下西洋需要大量的钱粮,这些钱粮自然由兵部掌握,还需要征发大量的人力,以及能工巧匠,这些……都意味着兵部的权柄即将扩大。
最重要的是,方继藩那个乌鸦嘴,终于和太子一道去了西山,两个多月没了音讯。
这种感觉……还不错。
以往那家伙但凡发一些言论,都让兵部够呛一回,现在那方继藩终于消停了,真是……一件愉快的事啊。
今儿,他如往常一样上值,闲来无事,可是当一个书吏急匆匆的将泉州来的奏报,送到他的案头时……
他的眉头深深的拧起来了!
只见上面书写着:“泉州知府王青禀奏:近日于外海,有海路巡检查得海上有水手漂浮于残船舢板,其人已在海上漂泊数日,巡检将其营救上案,方知兵部船队于海外数百里处……”
船队覆没!
等到马文升详尽的看完了奏报之后,顿时打了个寒颤。
竟是整个兵部船队,直接覆没!
他们按照原定的航海线路,一路向南,本是打算沿着安南国的海岸南行,再到占城歇脚。
根据那个被营救的船员奏报,他们的船队在出海数日之后,便遭遇了搁浅,原本海图上标注的航线完全错误,本该会有淡水的海岛,竟无淡水,以至淡水不足,而原本不该出现的暗礁出现了。
于是乎,海船被暗礁击穿,两艘海船破损严重,剩余的一艘海船进退维谷,打算一路向西,用这仅用的淡水维持着船上人员的最低补给抵达安南国所在的一处岛屿,可惜……
那舆图上的岛屿竟是根本就不存在,到了这时,他们不得不选择立即返航。
可惜……显然已经迟了。
没有修整,没有淡水,船上的粮食也吃了个空,船队中开始爆发了疾病,一群心生不满的水手开始作乱,船队中的千户官被杀,某些忠心于千户的水手连忙寻了舢板,跳下海里。
那个侥幸的船员,便依靠着这舢板在海中飘荡了数日,等到海路巡检在近海发现时,此人已是奄奄一息了。
泉州知府在得知了情况之后,心知事关重大。
一支船队,数百人员,全军覆没啊!
这是何等重要的事。
而覆灭的结果……竟只是因为区区海图中的错误。
本该可以靠岸修整的海岛,居然没有淡水;本应当出现的岛屿,没有出现,本不可能出现暗礁的海域,居然暗礁密布。
在汪洋之上,舆图上哪怕只是一个错误,都可能会对一支船队带来厄运,何况还是错误频发,这样的舆图,直接葬送一支船队。
于是乎,立即百里加急,飞快报来兵部。
马文升看了奏报,久久难以恢复平静。
兵部所存的舆图和资料,竟是错的一塌糊涂。
他甚至在脑海里想,若不是这一次有船队先行勘探,那么覆灭的就是不是这小小的船队了,而是……
黄豆大的冷汗自他的额上冒了出来,而后马文升暴怒道:“查,给本官一查到底,当初是谁抄录的舆图,所有抄录、核验、撰写、编录的官吏,无论今日他们身居何职,是否已致士回乡,都给本官查个水落石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