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周围方圆半里,几乎都被做小生意的人给占领了,卖烧饼油条,茶叶鸡蛋,裤衩背心的应有尽有,还有一些套圈的,打气球的小摊,生意也是相当火爆,隔三差五还有几个道士打扮的摆了卦摊,在那里忽悠一些老太太,到了庙门不远处,则基本上就剩下卖香表纸的了。
我掏出十块钱,买了两份,递给爷爷一份,打算等会去给各路神仙挨个磕头。
这时,爷爷遇上了几个老熟人,在庙门口和别人寒暄起来,大概多时不见,一时间话题颇多,有点收不住,我举目四望,想找爷爷说的石碑,但找了半天也没看见介绍老城庙历史的,只有上一波金主募捐的石碑直直的戳在庙门口,石碑下方不知道是不是被野狗给滋地到处都是尿液的痕迹,看得我直反胃。
再扭头一看,原来爷爷说的石碑都在庙门里面的门洞两侧,门洞靠左手是个门房,庙会期间也临时卖起了香表纸,靠右手则是三块石碑,被嵌在了墙上,用砖箍着,那石碑看上去也不是多么古老,一看之下才知道,原来老碑在动乱年代被砸了个粉碎,现在的三块石碑都是新立的,看看时间,写的是1980年。
这三块碑上写的都是各个殿的碑序,只是简短的提了下历史,说是明万历二年始建,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而更让我震惊的是,碑上说原来庙场要几十亩大,后来在动乱时期被拆除,现在仅存的还是80年代复修后保留下来的,估计吕洞宾同志的神像就是那时就义的。
正看得入迷,背后有个人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回头一看,原来是冯奶奶,又是一脸慈眉善目地对着我笑,问我说:“咋你一个人来了,你爷爷哪?”
我指了指站在院子外聊天的爷爷说:“我爷爷也来了,这不碰上熟人聊天呢吗?”
冯奶奶这时也看见了我爷爷,就笑着对我说:“怎么,对老城庙还有兴趣?我就在送子观音殿,等会去我那看看。”说完就笑着走了。
我一头雾水,心想:我还上大学呢,去哪门子送子观音殿。
举目一看,这座寺庙顶上铺满了琉璃,阳光一照,炫彩夺目,屋脊上还雕刻了好多仙人,虽然谈不上栩栩如生,但是也看得出年代久远,走出门洞,立马就看见了整个正殿,它的屋角、屋檐都沾满了尘土,不知道为什么,看起来却十分阴森,在清晨霞光的照射下,不但没有半分仙气,反倒看起来有点像一栋“鬼屋”。
这个时候,我爷爷也走了进来,对我说:“怎么样,了解老城庙的历史了吧?和我一块烧香去吧。”
我点了点头,就跟在他的身后,烧香这件事听起来很简单,无非是给神仙上柱香,然后就像铁蛋那样给神仙磕个头,其实这里面学问大了,除过少数民族的规矩不谈,单说我们汉族,这烧香就不是件简单的事。
首先说选门进,寺庙建筑都有许多道门,从哪一道门进入都有讲究的。据说只有开了光的寺庙才有资格修十三道门。
一般来说,正中间的三道门,普通游客,进门只能走右边的那道门,中间那道门叫空门,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出入。
进门时,女香客先迈右脚,男香客先迈左脚,迈脚时一定不能踩在门槛上,而且这步子,需迈得越大越好。
烧香的话,三炷为自己祈福,六炷为两辈人祈福,九炷为三代人祈福,而十三是一个极致,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圆满的高香,那些来抢头香的人就是为了烧这柱高香。
除此之外,还要记得是先烧香再叩头,烧香的时候,应该是左手拿香,右手拿烛,因为常人用右手杀鸡剖鱼,所以要用少些杀戮的左手持香,如果是左撇子的话,则反之。
一般庙里的规矩和百姓的习惯恰恰相反,老百姓讲究好事成双,但庙里向来忌讳双数,因此转寺(转庙),只能转一圈,或者转三圈,切记不能转两圈。
老城庙坐落在一个大院子里,正中间就是刚才那个阴森的正殿,正殿后还有一个后殿,剩下的各个角落里则都是些偏殿,大大小小供奉了十几个神仙。
转庙一般要从右向左转,所以爷爷带着我一个挨一个的磕头,这些神像佛像,我已经没什么印象了,但是我记忆深处,一直还记得两个殿,一个是正殿角落里的四大天王,那四个泥像年代久远,浑身发黑,每个足有一丈多高,各个怒目圆睁,好不吓人,因此小时候看见他们,我都吓得不敢说话。
另外一个则是观音殿,这个殿里都是些老百姓捐的观音像,大大小小足有几百个,而且逐年递增,里面还夹杂着几个济公,几个弥勒佛,小孩子都觉得这个观音殿里最热闹,所以我们常常来这里磕头。
转完了庙,就听见前院放起了鞭炮,大家都知道这是仪式要开始了,一个接一个的朝前院跑,我和爷爷也慢慢地走了过去。
只见前院摆着一张大条案,最中间放着很多牌匾,大概是供奉在这里的神像,牌匾两侧摆满了贡品,有水果,有点心,还有用面做的各式各样的花式馒头,色彩艳丽,看上去跟艺术品似的,最中间还放了个大香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