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入股
“厂长、若旺书记,是国良回来了吧!”
推门而入的梁国平看到赵国良之后,眼角的皱纹很快展开。
“梁厂长~”
看到这位,赵国良连忙起身打招呼。
梁国平一摆手,示意赵国良坐下,然后自顾自地倒了杯水畅饮一番。
看到他这牛饮的模样,夏长春就笑:“老梁,你这是刚从哪儿回来啊,风尘仆仆的样子?”
梁国平唔了一声解释道:“去白米镇那边转悠了一圈,看了几个工厂。不过可惜的是,其中两三个厂子都在停工,人都没怎么见到。”
梁副厂长说完这话,办公室里的三人都恍然地点了点头。
白米镇是宁州市旁边姜埝县辖下的一个镇子,和宁州市接壤。
宁州市因为市区面积太小,限制了它各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扩充市区面积成了当务之急。
姜埝县和宁州市毗邻,两边关系一直很好。
协调之后,白米镇划归宁州市,两个县市已经基本达成了一致意见。
对宁州市来说,得到了白米镇,市区面积能增加一大块,发展潜力增加了不少。
而对姜埝县来说,抛下了农业经济为主体的白米镇,也能更好地轻装上阵、解放生产力。
总的说来,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白米镇划归宁州市在即,宁州市一些工业企业自然要响应号召,白米镇那边招工。
梁国平今天上午去一趟白米镇,原因也就在于此。
梁副厂长讲了一会儿招工的情况,毛若旺就笑呵呵地看向赵国良。
“国良,厂里用工紧张的情况你刚刚也大概清楚了。怎么样,对这事儿你有什么想法和思路没有?”
毛若旺这话说出之后,夏长春、梁国平不约而同地看向了赵国良。
在三位厂领导眼中,赵国良这个年轻人如今几乎已经是厂级领导班子的一员了,只是暂时没办法给他这个名分而已。
有这样的共同认识,厂里的一些大事,三位厂领导也希望赵国良多参与进来。
这会儿毛若旺让赵国良提提意见,就是这个意思。
赵国良也能大概猜到三位领导的苦心,他沉吟片刻,这才抬起头来。
“若旺书记,我个人的看法,招工这种事情还是要越快越好。毕竟眼下厂里发展的速度很快,几条生产线都已经铺设开来。一旦咱们的向阳70摩托车增加几个改款,现有的生产力肯定没办法满足需求……”
听着赵国良入情入理的分析,夏长春、毛若旺、梁国平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认同地点了点头。
“国良说的没错,厂里缺人是个大事儿,一定要尽快解决。当年夏兰集团刚火的时候,也和咱们现在差不多的情况,缺人缺得紧。”
梁国平感慨地表示道,“最后还是他们陶总硬是顶着压力,直接收购了东郊的几个小厂子,这才解决了操作工不够的问题。”
毛若旺释然地点了点头:“老梁说的这事儿咱们都知道,可咱们向阳机械厂和夏兰集团当初的财力比起来还是有差距。直接收购小厂子,我们怕是没那个实力。”
一直没有说话的夏长春也插口道:“没错,宁州市、姜埝县周边的民营工厂规模都不算小,全资收购怎么着也得几十、上百万。问题是我们只想要人家的工人,画这个钱就太冤枉了。”
三位厂领导各自发表意见的时候,赵国良平心静气地说出了一番话。
“三位领导,其实我们不一定要全资收购外面这些小厂子,只要和他们谈入股即可……”
“入股!”
听到这两个字,三位厂领导都有些懵圈。
赵国良嗯了一声,一五一十地将自己的想法阐述出来。
“这些厂虽然规模不算小,但它们很大一部分都属于乡镇企业,业务渠道、销售渠道什么的都非常有限。”
听着赵国良的陈述,办公室里三位都是微微颔首。
“而咱们向阳机械厂,毕竟是属于宁州市直管的,这方面优势比他们要大得多。我们要入一部分股的话,既不抢他们的决策权,又能给他们提供销售渠道甚至订单,这些企业一定举双手欢迎。”
夏长春深思片刻,正容道:“国良你的意思我懂了。就是咱们象征性地给这些小企业注资个五万十万,占一部分股份。然后这些企业没有订单的时候,咱们就可以征用他们部分工人。等他们有订单了,这些人再返回原单位工作。这样的话,两边都不耽误,是吧?”
“是这样的,夏厂长。”
赵国良应和道,“除了能解决用工的难题,咱们还能将这些小机械厂的生产力整合起来。比如空调支架这种已经比较成熟的产品,我们甚至可以放手给他们去生产。这样一来,咱们厂里就能腾出更多人手,放在攻坚新项目上。”
听到这里,梁国平不禁拍案叫绝。
“好法子,真是好法子!”
梁国平拍着大腿道,“宁州市、姜埝县周边的小机械厂很多,工人的总量非常可观,只是因为厂里接不到订单,很多工人不得不回家休息。咱们如果能将这部分工人用起来,不仅能解决眼下人手紧缺的难题,更能将咱们向阳机械厂的名声打出去,好处多多啊!”
赵国良微笑着补充道:“不仅如此,这些机械厂的工人也几乎都是熟练工,上手会很快。这对咱们向阳机械厂来说,省去了培训新人的过程。”
夏长春、毛若旺对视一眼,都是认同不已。
确实如赵国良所言,乡镇民营企业的订单不稳定,工人几乎是上一个月休息一个月。
这些工人的技术水平都是有的,只要拉到厂里操练一番,很快就能跟上生产线的节奏。
比起招新人,那要省事多了。
“老梁,国良这个主意我看行。这样,我让财务那边拨出五十万出来,用于去和这些机械厂谈入股的事宜。至于具体怎么个操作,就由你这个副厂长来亲自把握。”
听了夏长春交付的任务,梁国平爽快地答应道,“放心吧,厂长。五十万绰绰有余,至少能谈下来三五家!”
喜欢重生1992之我的工业时代请大家收藏:(www.59wxw.com)重生1992之我的工业时代59文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