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见解
“哎,那位小同志~”
会场内,彭大宇手指往赵国良的方向一指。
“刚刚我看其他人都在讨论,只有你无动于衷,想来你对我们广陵客车的情况一定是胸有成竹咯。”
彭大宇似笑非笑地说道,“既然如此,那小同志你就先说说自己的看法吧,也算是给大家抛砖引玉咯。”
彭大宇这话说的可不怎么客气,尤其是“抛砖引玉”一词,更是有些将赵国良看扁的意思。
听了彭副局长的这番话,会场中顿时鸦雀无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到了赵国良身上,想看看这个年轻人如何作答。
宁州市代表团这边,顾立军虽然面色不大好看,但也不好多说什么。
毕竟广陵市机械电子工业局,是这次会议的组织者、主办方。
彭大宇虽然级别并不比自己高,但占了个东道主的便宜。
再加上他也没有做出太出格的事儿,只是让赵国良说说对广陵客车的看法和感想,自己还真不好太护着。
和顾立军一样,蒋光北心里也有些不舒服。
毕竟向阳机械厂暂时还归属于宁州市机械电子工业局,他们的人被落了面子,自己这个局长脸上也不好看。
但是没法子,彭大宇都已经发话了,蒋光北也只能祈祷赵国良能多少说点东西出来。
只要他能随便说几句看法,就算是将这事儿给圆过去了。
相比这两位领导,夏兰集团的郑光明倒是露出了一些感兴趣的神色。
他之前就听陈建军说过赵国良这个年轻人的本事,但还没亲眼见识过。
正好趁这个机会,自己可以好好观察一下,也看看其应变如何。
宁州市代表团这边,最担心的自然是向阳机械厂的两个领导。
赵国良的能力,夏长春、毛若旺都很清楚。
在一般机械制造方面,摩托车制造方面,他肯定是没问题。
可汽车和摩托车是两回事,尤其是客车制造,更是完全不同的平台。
赵国良虽说去过重骑集团几次,但那和广陵客车厂是两回事。
他能不能化解险情,两位厂领导心里还真没底。
众人的目光都到这边的时候,赵国良已经不动声色地站了起来。
刚刚因为一直在琢磨事情,赵国良没能参与到周围的讨论之中。
可他心里对广陵客车厂,甚至对客车工业的了解,那绝对是在大部分之上的。
此时被领导点了名,赵国良也没什么可畏惧的,索性大方地回答问题。
“关于客车工业,我了解的不多,不过倒是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见解。”
赵国良落落大方的反应,让彭大宇不禁皱了皱眉。
这小子的口气好大!
刚刚广陵客车厂李总的发言中大概提了提目前整个国内客车产业的总体情况,他竟然也想这么干,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我国的客车产业,进入八十年代之后,开始了较快的发展。其中一个颇具代表性的标志,就是我们广陵客车厂81年时候推出的一款车型——JT663客车。”
赵国良的陈述还在继续:“这款车型,是在交通部统型设计开发的客车专用底盘基础上搞出来的。一经投入市场后,立刻成为我国公路客车的主流车型。过去十年间,单一车型累计销量超过一万四千辆,市场占有率一度超过30%……”
聆听着赵国良的侃侃而谈,彭大宇脸上的不屑表情渐渐敛去。
他深锁着眉头瞥了一眼正慷慨陈词的赵国良,心说:倒是小看了这小子,他对一些数据记得倒是听清楚。
广陵客车厂李兆庆此时也对赵国良生出了浓厚的兴趣。
整个广陵地区,生产客车的企业有且只有自家企业。
这个年轻人隶属于宁州市代表团,肯定不是从事客车相关行业的。
他能说出自家厂里的这些数据,倒真是有点本事。
这至少说明,对方是个有心人,看到相关报纸的数据之后刻意记了下来。
相比李兆庆,其他与会者对赵国良说的内容没什么太大的感觉,但对这个年轻人从容不迫的气度,都还是比较认可的。
“83年,赣西省生产出我国第一辆后置汽油机团体客车。这款车当年在国内的销量就超过1000辆,后续还出口至东南亚和南美国家,近十年间,其销售数量也逼近了一万辆的大关。”
“随后几年,国内各大客车制造企业在行业内都有所突破。比如鲁东省淄州市装配完成我国自己自主建造的第一辆双层客车;京城交通客车制造厂陆续研制出BJK6650轻型客车、BJK6122型汽油机后置式团体客车,以及BJK6122、BJK6121型柴油机后置式旅游客车等……”
赵国良如数家珍的说出了以上内容,让现场与会人员都有些吃惊。
就连李兆庆,也是暗暗惊叹。
他作为广陵客车厂一把手,对同行业竞争者的情况当然了解。
可对方一个小年轻,看上去不过二十出头,怎么知道这么多?
说出这些数据,赵国良这才给出了自己的总结:“我刚刚说的这些客车制造企业,这些车型,都是量产过万,或者接近过万的。尤其是京城客车制造厂的几款产品,这几年更是占据了大部分市场。”
说到这里,赵国良有意无意地看了一眼李兆庆所坐的位置,“广陵客车厂作为曾经行业的龙头,我个人感觉应该是充满紧迫感才对。”
赵国良没有继续往下说,但言下之意大家都猜到了。
他是在疑惑:为什么刚刚李总对自家厂里的成绩大夸特夸,却绝口不提面临压力和竞争呢?
被这么一个小年轻旁敲侧击地质疑,李兆庆的脸唰的就红了。
不过,他倒是没怎么生气,只是有些尴尬。
从内心深处来讲,他是认可赵国良刚刚这番话的。
是啊,广陵客车厂这些年顺风顺水惯了,全厂上下都有一种骄傲的心态,听不得不同意见。
这个问题,从李兆庆接手厂子之后,就发现了。
别看广陵客车厂现在还多少有点优势,但同行之间的实力已经迎头赶上。
如果再不虚心谨慎,力图奋进的话,可就悔之晚矣了。
喜欢重生1992之我的工业时代请大家收藏:(www.59wxw.com)重生1992之我的工业时代59文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