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赵国良起床的时候,眼睛都有些红了。
没办法,为了尽快把“铁皮青蛙”的图纸搞定,昨天晚上他一直熬到夜里一点多。
虽说这个机械玩具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但转化为图纸却是要费一些时间的。
再加上赵国良还要把将工人对钣金的理解能力考虑进去,自然要画得更细一些。
他现在最期待的,就是赶快赚到钱,先搞定一台“386”再说。
386是微软几年前刚出来的一款cpu。
它的出现,使得电脑在应用领域得到巨大扩展。
尤其是工程设计、多媒体处理这两个方面,更是在“386”出现之后得到迅速发展。
ug、autocad等软件,都是在“386”出现之后智能化快速提升,并趋于完善的。
只要有电脑,装了制图软件,对赵国良来说,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像“铁皮青蛙”上下外壳这种钣金件,估计只要十几分钟就能搞定。
屋外正忙活的林秀英觉察到屋内的动静,刚一转头,就看到打着哈欠出来的赵国良。
“国良醒了,快洗漱一下吃早饭吧。”
其实林秀英昨天晚上就听到了赵国良屋子里的动静,知道他睡得晚。
但是小叔子现在大了,大半夜的不好直接去询问情况,只能装作不知道。
赵国良答应一声,随口问道:“妮妮呢,她的玩具我修好了。”
“还没醒呢,离上学还有一会儿,我待会儿再叫她。”
“唔,好的。”
赵国良点了点头,径自去水池边洗脸刷牙去了。
上午七点三十,赵国良踩着点进了办公室。
不出意外,今天他又是最后一个到的。
最近赵国良忙着修理、拾掇小作坊的机器,经常搞得很晚才睡。
本来昨天可以早一点,又碰上了“铁皮青蛙”的事儿,也是无奈之事。
科长廖前进如今对赵国良,基本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自顾自地低头看报纸,就当没见到一样。
能够让这位装看不见,足以证明赵国良有多重要了。
自他进厂以后,技术科很多工作都纷纷开展起来。
整改图纸、完善工序、对车间进行对口的技术支持、这些都还是小事儿。
组建新生产线、拿下新订单,这些廖前进之前不敢想的事儿,都已经有了头绪。
尤其是和夏兰集团合作的成功,更是让技术科一炮而红。
隔壁供销科科长鲁凯峰都叹息不已,直言这一届的技术科太能了。
一个赵国良,将他这个科长和五个供销员都给比下去了。
鲁凯峰这么说当然不是嫉妒,毕竟厂里之前的生产状况并不看好。
年初的工作目标,只是维持上一年的生产销量而已。
现在拿下夏兰集团的这个空调支架的合作,意味着全年产量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大家的奖金,也都会有显着提升。
劳苦功高的技术科会有奖励,供销科也同样能能获利。
鲁凯峰甚至还半开玩笑地问了廖前进,问他能不能发扬风格,将赵国良让给自家供销科。
虽然不知道老鲁这家伙到底是不是开玩笑,但是廖前进当即严词拒绝了对方。
开玩笑,自己好不容易盼来这么个得力部下,怎么能让你老鲁捡现成?
因为这些缘由,赵国良在技术科只要做的不过分,别三天两头看不到人,廖前进都不会说什么。
踩着点上班,又算的了什么。
廖前进不去批评,不代表所有人都是这样。
等到赵国良落座之后,贾明山就冷哼了一声。
“天天来这么晚,晨会还要不要开了?”
赵国良知道对方是故意在廖科长面前敲打自己,自然不会理会。
他自顾自地打开自己面前的工作笔记,看看今天有什么事可做。
技术科一向以能力说话,你贾明山有能耐的话天天迟到,廖科长都不会管。
侯勇现在对赵国良是越来越佩服了。
贾明山碰了个软钉子,气得差点没跳脚。
但是廖前进不发话,他也不好继续搬弄是非。
不爽的他只能向廖前进打了声招呼,借故去车间帮忙了。
贾明山走后,廖前进也端起茶杯出去溜达。
整个技术科办公室,只剩下赵国良和侯勇二人。
“国良,我服了,你真是老大!”
侯勇对赵国良挑起大拇指,满脸地羡慕。
赵国良知道他说的是自己对贾明山的态度。
想想进了技术科之后,自己好像就没给过老贾什么面子,也难怪老同志会不爽了。
不过没办法,自己就是这样直接的人,不可能因为你不爽去改变。
聊了几句,赵国良就想起了自己的“小作坊”招人一事。
突然,他拍了拍脑门。
对啊,眼前的侯勇不就是最好的咨询对象吗?
“国良,怎么回事儿?”
赵国良突如其来的动作,让侯勇有些迷茫。
“没什么,没什么。”
赵国良摆了摆手,“侯勇,你们技校一般是四月份开始,应届毕业生就要出去自己找工作了吧?”
听了自己熟悉的问题,侯勇就来了精神。
“没错,国良。我们技校通常是三月份,所有应届毕业生就没课了。然后拉到和学校合作的工厂实习一个月,回来就让大家自行去找工作。”
“最后不管找没找到工作,最后都是六月份回学校拿东西走人。”
赵国良闻言,心中顿时有了盘算。
七台机器招工的话,其实并不难。
只要和村长知会一声,开个两三百块的工资,村里肯定不少青壮年踊跃报名。
但是仅有工人肯定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些懂原理、会技术的人才。
职校生、技校生,则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像侯勇这类技校生,他们毕业之后最好的去处是国企车间。
进了车间,除非比较拔尖的人才,其他都会留在车间工作。
在国企车间当一辈子工人,和在私营企业当技术员,其实对这些技校生来说,吸引力是差不多的。
就算愿意去国企的多一些,赵国良相信,也会有三成左右的人愿意来自己的小作坊试一试。
按照自己小作坊目前的生产力,只要有这一批技校生加入进来,那也足够了。
不过,这事儿还得拉上侯勇这小子一起。
喜欢重生1992之我的工业时代请大家收藏:(www.59wxw.com)重生1992之我的工业时代59文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