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大片的红色棉甲映入眼帘,一片火红的骑海。杨林和刘武就要绝望了,怎么前方也有这么多马队,明军到底派了多少人攻进蓟镇,不仅仅是他们俩,手下的官兵也是崩溃,前有虎狼,后有追兵,看来今天是难以逃出生天了。
吴东明可不这么想,他已经意识到来者不善,蓟镇根本就没有成建制的明军马队,除了他们以外。前方的骑兵一定是敌人,怎么办,大炮就在眼前,汉兵已经被自己冲击溃散,现在杀过去一定能将这些大炮摧毁,让皇太极损失全部辎重。青弋军摧毁大炮的方法其实非常简单。跟后世用来摧毁大炮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是将一颗震天雷塞入炮膛,震天雷爆炸后,虽然不能将此事精铁炼制的粗炮管给炸碎,炸断,但是可以在里面造成许多细小的凹坑,这对于红夷大炮或者大将军炮来说是致命的,火炮的内壁不光滑,火药燃烧不充分,气密性缺失,炮弹的方向性受到影响,对于这时本就不稳定的大炮来说非常容易发生炸膛事故,而这时的大炮是整体炮管,也不可能像后世那样更换炮管就行了,大炮的本身就是一个炮管。只能是报废。也无法拆解修复。整体铸模只能是这样。
但是现在敌军的骑兵离自己非常近,破坏大炮的代价就是自己的兵马一定会被这些骑兵包围,从人数上来看,对方的骑兵一定超过万人,红色的棉甲只能是两红旗,吴东明猛然意识到,一定是皇太极的大队人马回援了,这么快就回援,那将军那边会不会?他不敢再想下去,现在他面临的问题更加严峻,将军出发前已经告诉他,他是主将,一切军事行动由他自己决定。可是现在情况紧急,他已经没有时间和侯拱极商量,孙兴还在他们后面,千钧一发之际,吴东明果断的命令道:“掌旗兵,发信号,全军撤退,立刻!”
掌旗兵愣了一下,敌军就在前方,功劳唾手可得,现在放弃,太可惜了。“愣着干什么,立刻传令,违令者军法从事!”吴东明咆哮道。掌旗兵立刻挥舞手中的令旗,发出撤兵的号令,身边的传令兵也敲响随身携带的铜锣,鸣金声急促的响起,已经打光手中弹药,率队冲入人群中的侯拱极忽然听见了急促的鸣金声,他回头看见令旗挥动,自己正率军杀得过瘾,就算前方有敌人那又怎么样,游弋军有能力击溃他们。可是令旗不停的挥舞,他已经看见了站在令旗边的吴东明,他才是主将,此次出击必须听他的,这是刘毅的军令,虽然侯拱极很想大杀四方,可是他明白不听号令的后果,游弋军之所以能成为强军,就是因为他们可以做到令行禁止。他紧咬着牙关,从牙缝中挤出一句:“撤退!”游弋军放弃攻击目标全军立刻后撤。来得快去的也快,很快他们就和汉兵脱离了接触。
刘武和杨林这才发现,原来前方的马队并不是明军,而是两红旗的马队,他们更加奇怪,八旗的主力不是都随着皇太极去攻打迁安城了吗?怎么会这么快出现在自己的位置,难道迁安城攻下来了?不过好在是友军,两红旗杀过来,他们二人也已经听到了明军撤退的鸣金声,看来明军主将还是聪明的,知道不能硬拼,不管怎么样,他们是逃出升天了,虽然在刚才的作战中,或者不能说是作战,明明就是一边倒的溃逃,在刚才的溃逃中,他们被明军杀死的,自相践踏的恐怕死伤了一两千人,虽然死伤不小但是好在大炮没有被摧毁,毕竟他们自己也知道,在皇太极眼中这些大炮可比汉兵要珍贵多了,汉兵之所以能得到重用也不过就是因为当中有不少炮手的缘故,剩下的那些步卒都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只是皇太极现在要邀买人心,所以才让汉兵独立成军罢了。
吴东明和侯拱极领着五千多游弋军向后退去,精兵果然是精兵,即便是撤退,阵型也没有散乱,攻进去的时候是锋矢阵,撤出来的时候是倒锋矢阵,游弋军的骑兵很快组合完毕,并没有留下破绽。已经成功接应汉兵的代善不禁色变,打老了仗的他也知道前面是一支百战精兵,战斗力绝对不在八旗骑兵之下,况且火器的威力他刚才也看见了,隐约就是京师城下的那支军队,只不过好像还掺杂了别的部队,但是代善不敢托大,跟这支明军硬碰硬,仅凭着两红旗的人马还不够,自己也会遭到巨大损失,现在这种打法是不明智的,他立刻摆手停止了大军的脚步,只是接应汉兵,保护大炮即可。
吴东明的兵马退出没几里,迎面就遇到了孙兴的兵马,孙兴本来就在他们后面没多远,吴东明折返,自然能很快遇见孙兴的兵马,几人并没有过多的交流,两红旗的马队回援,谁知道后面到底还有多少兵马,此处不是久留之地,应当立刻脱离战场,不能在这里和金兵拖下去,他们立刻听从吴东明的命令,八千马队加速脱离战场,向北方折去,南边肯定是不能走了,敌情不明的情况下不知道皇太极究竟是什么情况,迁安的情况他们更是无从得知,如果是金兵同时几路回援呢?只要他们碰到任何一路被缠住,那就是大祸临头。现在最安全的路线就是一路向北,然后绕过遵化沿着他们来时的长城防线原路返回,皇太极没那么快派兵去长城一线拦截,所以那边是安全的,只是那些百姓已经启程,但愿他们能有更多的人逃到天津卫,将军经常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鲁莽的,我们要尽力做到最好,但是不要做无谓的牺牲。大军加快速度,孙兴等人也立刻掉头,很快消失在茫茫雪原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