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人回了灌江口道场之后, 很是过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除了偶尔和杨婵哪吒传音传信之外,再不理别的了。
原因,自然是因为玉虚宫元始天尊的那一番叮嘱了。虽然当时只是闲话两句,算不得教主法旨,可只要脑子正常的人, 都不会把圣人境界的元始天尊说话真当闲话去。
好在白羽和杨戬一起的时候还是很安分的。杨戬习武,他也跟着;杨戬学文, 他能在门口晒着太阳发半天呆。有杨戬在边上儿, 给他一片树叶都能玩儿上一整天。顶多就是偶尔想要去嬉水了,就到岷江里去现了根脚儿原形嬉闹一番。
这样过了六七年,忽然有一日, 昆仑山信使前来传话, 说是允许白羽前往西岐同旧友告别。
一说旧友,白羽便想到了姬昌。听昆仑山的意思, 应当是姬昌命不久矣了, 这才让白羽前去见面。
杨戬见既然是昆仑山发话,自然不会拦着白羽。他也跟着一起往西岐而来。
到了西岐, 白羽先去见了哪吒, 然后才去见姬昌。
此时姬昌已经九十三岁了, 须发皆白不说,发丝也稀少了不少。龙钟老态毕现,任谁都能看出来姬昌已经只是熬日子了。
不过姬昌本人倒是无所谓, “孤活了近一纪, 什么没经历过?只是有些遗憾不能亲眼见到丞相所说的八百年基业建立。”
其实他不光是遗憾不能亲眼见到灭商兴周, 也遗憾自己的血脉王朝只能存在八百年。
白羽先前见过姬发,觉得他人还不错,便安慰姬昌道:“你儿子肯定能替你见到。”
姬昌知道白羽说的真诚,也知道他是在安慰自己,便对白羽笑着感谢。
待出了姬昌的寝殿,便去见了姜子牙。
姜尚自然是知道姬昌的心思的,对杨戬叹道,“是我的过错。先前我让大王被江山前行,大王只走了八百余步。我后来告知他缘由,他深悔之,一直郁结于心。前不久我出兵攻北,北伯侯崇侯虎父子皆亡。我奉人头给大王,大王想左了,觉得自己以人臣身份叛离君主,又有先前伯邑考公子的事情,身子便毁了。如今大王虽然已经想通了,但其实已经是回光返照。”
白羽便一拍手:“这有什么?生老病死、王朝更迭、旦夕祸福,谁能左右?不是他也会有旁人。”
“只他最贤,儿子也得他一二。”姜子牙便说道。
杨戬也知道三教也是访了又访才确定了姬昌姬发的。
这两人及后身血脉可让人族更进一步。若是选了其他人,难保不会继续汤的规制,那于人族无异。八百年后,风起云涌,又会有人出来将人族未来推进一步。伺候千千万万年,天灾人`祸无数,自有当时英雄保境安民延续人族兴盛,此乃大势所趋也。
故而姬昌会因为自家天下断绝而郁结于心,他们却不会。姬昌的天下完结,又会有后来人。唯有步步向前,人族才能兴盛。
姜尚和两人又说了几句话,两人便告辞了。实在是西岐想要以周代商,就必须要积蓄足够的力量才行,姜尚在西岐七年,西岐如同一个巨型机器一般快速运动。如今姬昌寿尽,兵事政事千头万绪都由他处理,没有太多的时间能招待师侄了。
杨戬和白羽出了姜尚办公的宫殿,哪吒便在门口等着了。见二人出来,眼中闪过一丝神采:“白羽,二哥。我带你们看看西岐。”
帝辛继位之后,最开始的几年时间还算是很勤政的。只是后来逐渐变得喜好享乐了。横征暴敛之下,各路诸侯辖地为了满足帝辛私欲,进献足够的财宝美人,只能向百姓转嫁压力。
可以说西岐在天下百姓日子都不怎么好过的时候,还能保持着百姓不会有因为缺粮饿死、出役累死的情况出现,还能让市场继续保持,可以说是如今天下中的一篇桃源了。
白羽其实是想过要帮帮姜子牙的,毕竟这个师叔的脾气挺好的。在渭水的时候,好几次他下河玩水吓跑了游鱼,他都不生气。
不过他一要张嘴,就会感觉到天道威压。这是因为神道昌盛,不允许白羽夺了其他人的功德所致。
过了几日,忽然姬昌要见姜子牙并自己如今还在世的长子姬发,托孤后大行了。
此后文武百官如何议定姬发为周主,又如何商议兴周灭商之事,都和杨戬白羽无关,白羽便依依不舍的告别了哪吒,和杨戬回了灌江口去了。
回到灌江口,白羽仍旧同杨戬每日里习武发呆,日子过得逍遥得很,也不去理会如今已经拉开帷幕的封神大战。
又过了两年,忽然有一天,杨戬接到玉鼎真人的传信,让他到西岐襄助姜子牙。
白羽直到杨戬要去参加封神大战,自己就要一个鹅留在灌江口了,有点不开心:“二郎,我真不能去吗?”
杨戬坚决的摇头:“教主说了,天门开前你不可出来。”
白羽瘪着嘴,不说话了。
来传话的人其实是玉虚宫门人,听到杨戬的话便是一笑,“掌教师兄,我这里还有一句教主的话,是说给二位的。教主说,‘行至金鸡岭,若无法可使,可以让那鹅儿来试试。莫让天下禽祖的血脉被不相干的外人夺去了。’”
又对杨戬说,“还有一句话,却是对所有我教弟子说的。‘三教本为一家,只是此番大战兵戎相见也不必留手,度去死劫、杀劫乃是更进一步,未来可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